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宜宾高等职业教育集团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合作需求
科教赋能 遍开产教融合之花
时间:2022-03-30

中国的开发区在快速的演变过程之中,每一个开发区都在寻找和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,同时也在吸收全球开发区的先进经验。

20211125日,“共饮长江水·同创新未来”2021宜宾三江新区走进长三角推介会在苏州举行,一位特殊的嘉宾,用质朴的语言点赞了蓬勃发展的宜宾三江新区。

“苏州,用了27年的时间,走了差不多新加坡50年的路;宜宾三江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经济增长速度,都有惊人相似之处,但三江新区还发挥了后发优势,超前地把苏州工业园区在第210年做的事情也提前完成了,奠定了未来发展潜力。我相信下一个十年,一定是宜宾三江新区的发展爆发期。”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陈启宁说。

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和宜宾三江新区发展的见证者,陈启宁所说的“后发优势”和“超前完成”,就是位于三江新区的宜宾大学城和科创城“双城建设”。

2016年,宜宾举全市之力,超常规启动建设了36平方公里的“双城”。

如今,结合宜宾经济社会发展,着眼于培养宜宾急需紧缺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城,引入了四川大学、成都理工大学、西南大学等12所高校,助推宜宾在校大学生从2016年的2.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8万余人。科创城(宜宾市科创中心)引进了马克·列文等2个诺贝尔奖专家工作站,欧阳明高、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和吴峰院士创新中心入驻,成功申创西南互联网、领策2个国家级孵化器。

“双城”赋能下,三江新区“学教研产城”同频共振间,正绽放出越来越多的融合之花。截至2021年底,三江新区50%以上规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,推动在宜高校、“双城”科研院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98个,开展合作项目76项,共建联合实验室7个。大学扎堆,教授、老师、学生从四面八方汇聚,多元文化相互碰撞,三江新区涌动着青春气息和创新活力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三江新区,谈论着5G技术、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。

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说:“以前,我以为西部发展产业只能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,但到了宜宾,才发现西部城市也可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。”最早一批到宜宾三江新区投资智能终端产业的企业家何明寿说:“依靠政策,发展新兴产业,宜宾可以‘快’起来,但大学城、科创城才能让宜宾真正走向强大。”

“闯”

敢为人先 奋力担当“探路者”

作为全省首个省级新区,设立之初,省委、省政府就对三江新区寄予厚望肩负高质量发展“探路”使命: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、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、产教城融合发展新模式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举措,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、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。

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以照搬,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,三江新区如何担当有为?

敢为人先的“闯”字是关键字!

长江工业园,宜宾市翠屏区新兴产业发展“主战场”,去年初以来,相继落户了科达利、震裕新能源、四川时代7-10期等重大项目。而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落户翠屏区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核心项目,全部都是三江新区招引而来。

“这是三江新区携手翠屏区,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管理模式的重要成果”翠屏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,按照“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增量共享”原则,三江新区、翠屏区共建共享长江工业园,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由三江新区牵头,而企业服务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则由翠屏区牵头。共建共享合作机制下,项目落户长江工业园,跟落户三江新区没有区别。

不只是翠屏区,围绕动力电池产业集群,三江新区携手南溪区、江安县、屏山县、珙县以及高县,共同打造“1+6”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,布局承载动力电池电芯、智能装备生产制造、电池结构件、电池隔膜、化工类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以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回收、拆解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类等项目;携手翠屏区、叙州区打造“1+2”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,布局承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、新能源汽车整车、电机电控设备及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以及汽车零部件等项目。

三江新区,既有“敢为人先”的闯劲,又有行胜于言的干劲。

如今,三江新区深化“有事不缺、无事不扰”服务理念,持续开展“定人员、联企业、挂任务、帮难题”的“定联挂帮”行动。三江新区工业和服务业局有关负责人说,落户新区的每一个企业,都有对应的“保姆”和“管家”,走访企业时,无论企业反映了什么问题,都先收集起来,回来后再分发给相对应的部门处理,单个部门无法处理的,多个部门就碰头开会讨论解决。“绝对不允许出现‘这问题不归我们管,你们找其他某某部门反映’这样的情况。”

“集全区之智、聚全区之力打造‘政策优、成本低、效率高、服务好’的营商环境”,持续擦亮“三江服务”品牌,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排名上升至第54位。在宜宾率先开展“交地即交证”、率先推出“交房即发证”、率先实现“企业开办4小时内办结”、率先提出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50个工作日”等七个“全市率先”,设立了三江中心法务区,打造川南(宜宾)人力资源协同创新发展试验区暨四川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,成为“宜”营商 “宾”沓来的投资热土。

从沿海而来、落户宜宾的多位企业家,对三江新区这种“没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”的营商服务很是感慨:“能吸引来优秀的企业,就是三江新区最好的代言和品牌。” 

“热”

“以人为本” 打造高品质宜居地

开出租车的陈师傅,是土生土长的宜宾人。他说:“和几年前相比,最大的变化是人越来越多、人气越来越旺。以前很少开车过长江桥到三江新区,现在每天要多次往返接送乘客。”

季斌,2018年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宜宾,2020年在三江新区创业当了食品百货店老板。“每到周边企业厂区工人下班的节点,工人们都会过来消费,尤其是周末节假日,店里更是人满为患,大学生群体、年轻工人居多,主要购买零食及生活类日用品,一天营业额多的时候可达五万余元。”季斌说,他和团队伙伴正计划继续扩大规模。

季斌的商机来自宜宾三江新区的高速发展。随着产业城、“双城”的拔地而起,大学生、城市建设者和产业工人不断涌入三江新区,人口呈“净流入”态势,催生百业的同时,也对新区“吃住行游购娱”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为此,三江新区对标建设国家级新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目标,紧盯基础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文化休闲、城市公园等十大板块,全面实施总投资168亿元的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“两年攻坚”行动。

如今,三江新区对标最高最好最优,为企业、人才群众提供宜业的产业发展环境、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、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、美丽宜居的绿色发展环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开放的贸易环境等,始终以优厚的政策、有力的保障、贴心的服务,让投资者放心投资,让企业家安心创业,让在新区工作生活的所有人舒心生活。

“ 一年起步 、 两年见效 、 三年成势。”三江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,将发扬“敢为人先,行胜于言”的三江精神,锚定“五区”建设目标,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、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、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、开放合作发展新举措,奋力决战临港经开区(东部产业园)、长江工业园(农高区)、高职高教园、综合保税区、罗龙园区“五大战场”,构建应用、消费、品质、治理、融合“五大场景”,朝着建成国家级新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。

设计: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智学院团队
@ YBZY.CN 版权所有    蜀ICP备05003421号    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048号